- 一、學校資料
- 學校簡介、辦學團體、願景及使命、辦學宗旨、教育目標
- 校訓、校徽釋義、校歌
- 法團校董會
- 校監的話
- 校長的話
- 學校設施、班級編制、校曆表、校服式樣
- 行政架構
- 聯絡我們
- 學校文件
- 二、學與教
- 我們的學與教
- 資優教育
- 教師專業發展
- 家課及評估政策
- STEAM 教育
- 三、學生成長支援
- 成長增潤課
- 學生支援
- 中小銜接
- 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
- 為讓「新來港兒童」及「非華語學生」適應新學習環境之措施
- 家長教育
- 幼小銜接
- 升中資訊
- 2023/2024年度 各中學簡介會及資訊日
- 2022-2024年度升中派位結果
- 四、學生成就
- 卓越榜(2020-21)
- 卓越榜(2021-22)
- 卓越榜(2022-23)
- 卓越榜(2023-24)
- 五、學校活動
- 學生服務團隊
- 常規課外活動
- 宗教活動
- 體藝科技課程
- 境外遊學
- 課外活動
- 學校典禮
- 校園相簿
- 聯校活動
- 六、學校夥伴
- 家長教師會
- 校友會
- 姊妹學校計劃
- 媒體報導
- 七、網站連結
學校歷史和背景
本校辦學團體為無玷聖母獻主會(簡稱獻主會)。獻主會為法籍聖馬善樂主教於一八一六年創立,現有會士四千五百人,分佈全世界七十一個國家,大都在貧窮地區,從事堂區、教育、避靜、修院、社會工作和大眾傳播等傳教事業。
獻主會神父於一九七五年創辦獻主會小學,當時獻主會小學分上下午部,上午部為二、四、六年級,下午部為一、三、五年級。
獻主會於二零零七年獲教育局撥款一千五百萬,重新裝修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位於九龍土瓜灣天光道24號校舍,成為擁有一至六年級的全日制資助男女小學,全校共十八班。
本校的小一入學校網為34網。凡於2007年或以前在獻主會小學畢業的學生,其子/女/弟/妹在本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中,報讀獻主會小學或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,皆可獲得10分。此外,若其兄/姊在該校就讀,必獲取錄。
本校的升中校網為K3網,升中派位一向以區內及區外英中及Band One學校為主,近年包括喇沙書院、陳瑞祺(喇沙)書院、九龍華仁書院、華英中學、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、民生書院、迦密中學、基督教女青年會丘佐榮中學、旅港開平商會中學、何文田官立中學、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、協恩中學、瑪利諾修院學校(中學部)、嘉諾撒聖瑪利書院、嘉諾撒聖家書院、聖羅撒書院、聖保羅書院、獻主會聖母院書院、鄧鏡波學校等等。
本校辦學團體為無玷聖母獻主會(簡稱獻主會)。獻主會為法籍聖馬善樂主教於一八一六年創立,現有會士四千五百人,分佈全世界七十一個國家,大都在貧窮地區,從事堂區、教育、避靜、修院、社會工作和大眾傳播等傳教事業。
獻主會神父於一九七五年創辦獻主會小學,當時獻主會小學分上下午部,上午部為二、四、六年級,下午部為一、三、五年級。
獻主會於二零零七年獲教育局撥款一千五百萬,重新裝修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位於九龍土瓜灣天光道24號校舍,成為擁有一至六年級的全日制資助男女小學,全校共十八班。
本校的小一入學校網為34網。凡於2007年或以前在獻主會小學畢業的學生,其子/女/弟/妹在本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中,報讀獻主會小學或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,皆可獲得10分。此外,若其兄/姊在該校就讀,必獲取錄。
本校的升中校網為K3網,升中派位一向以區內及區外英中及Band One學校為主,近年包括喇沙書院、陳瑞祺(喇沙)書院、九龍華仁書院、華英中學、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、民生書院、迦密中學、基督教女青年會丘佐榮中學、旅港開平商會中學、何文田官立中學、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、協恩中學、瑪利諾修院學校(中學部)、嘉諾撒聖瑪利書院、嘉諾撒聖家書院、聖羅撒書院、聖保羅書院、獻主會聖母院書院、鄧鏡波學校等等。
本校由無玷聖母獻主會(簡稱獻主會)神父創辦,全名是Missionary Oblates of Mary Immaculate。
獻主會為法籍聖馬善樂主教於一八一六年創立,現有會士四千五百人,分佈全世界七十一個國家,大都在貧窮地區,從事堂區、教育、避靜、修院、社會工作和大眾傳播等傳教事業。
獻主會會祖 - 聖馬善樂
會祖幼年時代
無玷聖母獻主會會祖名馬善樂(EUGENE DE MAZENOD),生於1782年8月1日法國南部。他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,而且是獨生子。當時適逢法國大革命,所有貴族家庭和教會人士,不但受到政府的迫害和虐待,甚至生命財產難保。為了避免這些災難,馬善樂便與家人逃難到意國,那時他年方八歲。
幼年的馬善樂在異邦流浪十一年,受盡了種種艱難困苦,不但他的教育時時受到阻礙或停止,而且有時還要與父母分離,那種痛苦唯有親自經驗過的人方能明白。
獻主會會祖聖馬善樂主教
SAINT EUGENE DE MAZENOD, BISHOP (1782-1861)
FOUNDER OF THE MISSIONARY OBLATES OF MARY IMMACULATE
立志修道
馬善樂十九歲時(1801),與家人重返故鄉,那時法國與他兒童時代所見的法國完全不同了,當時受到影響和損失最嚴重的是教會,許多教堂被破壞,財產被充公,無數的教士喪失了生命﹔因而成千成萬的教友變成了無牧之羊,同時因連年戰爭,人民的生活陷於極貧困的苦境,這些不幸的遭遇,使年青馬善樂的心靈受到很大的打擊。於是,他立志修道,希望能終生為教會和貧苦的人服務﹔但他那貪慕虛榮、愛權威、出身貴族的母親卻堅決反對,她用盡了各種方法阻止馬善樂走這條神聖的道路。
晉鐸
雖然他的母親極力反對他出家修道做教士,但年青的馬善樂並不因此而放棄他修道的志願,經過了七年的長期祈禱、等待、哀求,終於,他的恆心、忍耐和那堅決為教會服務,為貧苦人謀福利的高超志向,感化了他母親的心,隨於1808年,允許他進入了巴黎一間修道院,攻讀哲學、神學,三年後晉鐸,那時他才廿九歲。
工作
晉鐸後,他隨即到各堂區組織堂區避靜,每區用二至四星期的時間來教導教友,培養信眾建立愛主愛人的真正基督徒精神,同時還到最貧窮的地區照顧貧民,並為他們的子女講解要理。當時有些與馬善樂志同道合的年青神父也加入了他的工作,當地的神長對他們的工作十分重視,他們的努力和熱忱,備受讚揚。
建立修會
1815年馬善樂被召到馬賽(Marseilles)教區從事同樣的工作,首先他被任命為該教區的副主教,繼而升為主教,因為他的工作日漸擴展,參加的神父日漸增多,他隨即開始建立一個新修會,專為有此等需要的地區服務。當時有些教會人士極力反對,致使他的工作受到阻撓,但他並不因此而灰心,相反的,他繼續奮勉,加位祈禱,1816年1月29日無玷聖母獻主會終於成立。十年後,1826年2月17日教宗良十二世正式批准無玷聖母獻主會為一新修會團體(Missionary Oblates of Mary Immaculate,簡稱獻主會、O.M.I.或Oblate Fathers)。
列品
馬善樂於1861年逝世,享年七十九歲,因為他在世工作超群,聖德出眾,於1975年10月19日傳教節日教宗保祿六世在大禮中將馬善樂列為真福品(Blessed),1995年12月3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羅馬聖伯多祿大殿將他列聖品,使他正式加入聖人的行列。
無玷聖母獻主會
無玷聖母獻主會的現況
無玷聖母獻主會創立後,首先在法國輔助本地主教,稍後奉教宗命到外邦各地開發新傳教事業。目前無玷聖母獻主會有四千五百會士,分佈在全世界七十一個國家,大都在貧窮地區,從事堂區、教育、避靜、修院、社會工作和大眾傳播等傳教事業,但最主要的工作是照顧貧苦的人。
無玷聖母獻主會在香港
無玷聖母獻主會於1966年來香港,1967年開辦聖母書院和聖母院堂區,1975年開辦獻主會小學和獻主會小堂。1995年香港天主教教區把整個大嶼山堂區,包括坪洲、愉景灣、梅窩、大澳、東涌和機場全托給本會管理。現有中國籍和外籍神職人員十一位,修士兩位。
REV. LOUIS LOUGEN OMI
SUPERIOR GENERAL
獻主會總會長
REV. KALISZ SLAWOMIR OMI
SUPERVISOR
本校創校校監
簡立和神父
REV. GICALAO RONNIE YAP OMI
SUPERVISOR
本校現任校監
洪聯勝神父
使命
本校的信念在於使學生接受全人教育,在濃厚宗教氣氛、各成員互相關懷的校園環境下學習,肩負著以下的使命:
學會學習,切合終身需要。
善於溝通,增進人際關係。
強於思考,掌握共通能力。
善用資訊,緊貼時代脈搏。
善用餘暇,發展體藝潛能。
多元啟迪,達至全人發展。
親港愛國,承擔國民責任。
愛主愛人,實踐基督精神。
學會學習,切合終身需要。
善於溝通,增進人際關係。
強於思考,掌握共通能力。
善用資訊,緊貼時代脈搏。
善用餘暇,發展體藝潛能。
多元啟迪,達至全人發展。
親港愛國,承擔國民責任。
本校基於耶穌基督仁愛精神,以愛主愛人為校訓,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,使孩子們學會學習,並建立家長與學校的良好夥伴關係,共同培養孩子們優良品德與健全人格,致力啟發孩子智慧,發掘潛能,重視靈、德、智、體、羣、美六育以至全人發展,從而達到終身學習,將來成為貢獻國家,服務人羣的良好國民。
家校攜手合作達成以下目標
- 貫徹靈性與品德的培育,培養學生良好的基督徒價值觀及正確人生觀。
- 培養良好語文能力及閱讀習慣,建立自學的基礎。
- 發掘學生的多元潛能,加強體藝培訓,為學生提供全面而均衡之教育。
- 積極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,達致終身學習。
- 加強國民教育與身份認同,培養中華民族意識及貢獻國家的精神。